欢迎访问安徽教师考试网!

经验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热门考点:教师基本能力

作者:小文  来源:安徽教师考试网  日期:2020-07-08 16:21:04 阅读次数: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热门考点:教师基本能力由安徽教师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安徽教师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jszycn),免费下载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考点一 阅读理解能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重要概念",是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浏览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题的前提。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修辞方法来理解词语。
 
  (4)代词理解的"就近原则"。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人手。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人手。
 
  (4)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人手。
 
  3.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材料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按照命题要求进行分类集中、重新整合、粗略概括。
 
  (1)筛选信息的途径
 
  第一,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筛选信息;第二。从重要的句子中筛选信息;第三.从运用的材料中筛选信息。
 
  (2)整合信息的方法
 
  在答题中,首先.要把文中相关的材料、语句提取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即进行整合。其次。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表达的内容应围绕题目中提示的"陈述的内容"。最后,在整合信息时,要注意加工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结构。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分析文章结构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人手:
 
  第一,从形式方面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抓住文体特征;分析段内表达方式。
 
  第二,从内容方面分析:根据句意归类;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内容要点"就是指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材料内容的精要之处。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抓住关键词语。
 
  (2)抓住关键句子。
 
  (3)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需要经过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具体的方法有:
 
  (1)从关键词入手。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人手。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人手。
 
  (4)从作者的评述人手。
 
  7.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推断,即推测断定,要求根据已知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或者是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判断,从思维类型看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的色彩。
 
  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2)抓住隐含信息。
 
  (3)注意语言标志。
 
  (4)掌握必要的推断方法。
 
  考点二 逻辑思维能力
 
  1.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性质。其中内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对象。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根据外延,概念之间具有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5种关系。
 
  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种属关系: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关系。
 
  2.直言命题
 
  命题也叫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判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1)直言命题的类型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l。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0。
 
  ⑤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a(或某个s)不是P。
 
  (2)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3)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几条: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③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3.模态判断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叫作"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作"模态命题"。
 
  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为:
 
  (1)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
 
  (2)反对关系:必然P和必然非P。
 
  (3)下反对关系:可能P和可能非P。
 
  (4)从属关系: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
 
  4.复合判断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用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根据其逻辑含义,可以将这些逻辑联结词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构成了四种不同逻辑含义的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其中,假言判断在逻辑判断试题中涉及最多。
 
  5.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根据前提所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6.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一,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是本质的,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越是相关的,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7.逻辑基本规律
 
  (1)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2)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
 
  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3)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这就是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8.论证推理
 
  论证推理考查的主要是批判性思维,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识别、构造、评价实际思维过程中各种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论证推理的解题原则:
 
  (1)答案不需充分
 
  在加强支持型和削弱质疑型题目中,只要求考生能够在所提供的选项中选取能最大限度支持或削弱题干论证过程的一个选项,而不用去考虑这个选项能否必然使论证完全正确。
 
  (2)收敛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选项的信息尽量来自题干材料;另一方面,在答案选取中,尤其是在排除干扰项时,要严格依据选项的字面意思,而不能过度引申。
 
  (3)相对最优
 
  考生在区别干扰项和正确答案时要注重选项对题干论证所起作用的程度上的区分。考生只需要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做出选择,而不必对选项和题干的设置产生质疑,考生只需要在限定范围内选出相对最优的选项即可。

以上即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热门考点:教师基本能力》全文,更多资格证考试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QQ群597316387,并关注安徽教师考试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hjsks.com/(安徽教师考试网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加入教师考试平台

中小学教师QQ群:251776608

幼儿园教师QQ群:488096390

教师资格证QQ群:597316387

安徽教师考试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