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教师考试网!

保教知识与能力

关于《指南》艺术领域目标的内涵与价值

作者:小文  来源:安徽教师考试网  日期:2021-11-21 14:33:14 阅读次数:

关于《指南》艺术领域目标的内涵与价值由安徽教师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安徽教师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jszycn),免费下载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问题1:

  艺术教育有两个重要的学科门类,那就是音乐和美术,而且这两种艺术门类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上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指南》领域没有将音乐和美术作为子领域,而是分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呢?

  答:

  这正是《指南》所要传达的一种价值理念,即改变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改变重技能训练、轻感受表现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因为,幼儿的艺术学习还没有到按音乐、美术的学科逻辑,来专门进行知识技能训练的阶段,而艺术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则是音乐、美术共同指向的目标,何况审美的教育还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的活动。

  “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这两个子领域之间的逻辑结构,主要就在于“感受”与“表现”的关系上,因为欣赏也是一种感受,是更深入的感受,而创造也是一种表现,是更独特的表现。“感受与欣赏”是“表现与创造”的前提,艺术教育就应该从“感受与欣赏”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表现与创造”。

  问题2:

  这几条目标似乎主要是情感态度的,很难作为教学的抓手。作为一线教师,在幼儿园总要分别进行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的,除了情感态度外究竟要教给幼儿一些什么呢?《指南》似乎没有明确的提示。即使在各年龄的表现中,也只是提到要能够绘画、手工,能够唱歌、敲打节奏,能够用这些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等,但具体在绘画、手工、唱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中要学会哪些技能还是没有明确指出,那岂不是还要教师自己来发挥吗?

  答:

  正如问题中所提到的,艺术领域的目标强调了幼儿对艺术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看到,四个目标中的三个用了“喜欢”这个词。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重在艺术兴趣的培养,而各年龄所列的典型表现,正是我们用以观察幼儿是否具有艺术兴趣的一些表现特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对此是忽略的,尽管所有的教师在进行音乐美术教学时,都不会漏写激发兴趣这一条目标,但事实上一旦在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强调了“技能”的时候,幼儿的兴趣就已经丧失了。

  教幼儿什么,幼儿就不喜欢什么,这就是教育的负效应。正如一位专门搞幼儿图画书插画的专业美术工作者对我说,你们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在“教幼儿如何画画,而没有教幼儿喜欢画画”。这句话,也被一个幼儿家长所举的例子证实了,她在报上写了一篇题为《成人的世界幼儿的画》的文章,说她的女儿很爱画画,1岁半起就总喜欢拿笔涂涂画画,虽然画得成人看不懂,但孩子总能指出自己画的是什么,甚至每一根线条表示的是什么。但是当她带女儿去了一次外面的美术兴趣班,就让孩子大受挫折,尽管那次美术班画的画简单到只是给蝴蝶的翅膀上画几个点,但她女儿总不能符合教师的要求,不是画得太大,就是太小。家长决定不再送孩子去美术班了,认为还是在家自由自在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更好。但上幼儿园以后,家长便无奈了。一次画小草,老师的要求是每三根小短线形成的三叉为一棵小草,但孩子画不好,认为小草不是这样的,一定要按自己的方法画一根根短线,最后竟然嚎啕大哭。涂色时,她总是涂到轮廓线的外面,为了不涂到外面,竟然无奈地要求她的外婆拿着她的手来涂。教师还会拿着孩子的画对家长说,画画时不认真,所以画错了……家长感叹道:我可以不让她到外面的美术班去,但我总不能不让她去幼儿园吧!可想而知,这样的艺术教学,怎么能培养起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呢?

  这就是《指南》为什么用了三个“喜欢”来表述目标,将兴趣作为艺术领域目标的重点。

  问题3:

  《指南》艺术领域的第一个目标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从各年龄段的表现来看,似乎陈述的内容都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因为幼儿本来就喜欢自然,容易被自然界的声音形态所吸引,并且喜欢模仿,还用得着作为目标来提出吗?

  答:

  确实这与幼儿的天性相关,而这一个目标就是告诉我们,幼儿教育是一种顺应天性的教育,否则天性会被不好的教育泯灭。

  我们知道,幼儿是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世界的,是通过颜色、声音和形状来认识事物并激发情感的,教育正是要利用好幼儿的这一天性,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能培养感官的敏锐,心灵的敏感。为什么同样对周围的美景有的人会特别敏感,并有强烈情感体验,而有的人则视而不见,或见而无动于衷,这就是与他从小是否接受审美熏陶即“感受美”的培养有关。为什么同样要求画一幅意愿画,有的人能够立即挥笔成就,而有的人却抓耳挠腮,什么也画不出来,这就是与他的感知经验和头脑中的表象丰富与否有关。感受与欣赏是一种审美素养,长期以来,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教了很多技能,却很少去大自然,去剧院和美术馆进行审美体验。所以,对幼儿来说,首先是感受美,只有在真实情景中感知真实事物,并由此积累起丰富的感知经验,才有助于幼儿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提高艺术表现的能力。

  问题4:

  什么是表现力呢?我们怎么理解《指南》艺术领域的最后一个目标“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这里的“能力”包括艺术的技能吗?

  答:

  虽然表现能力中含有表现技能的要素,但两者不能划等号。为什么有的人唱歌虽然用技很高,但不打动人,而有的人演唱技巧虽然一般,但是却声情并茂让人感动。因为前者只是炫技没有用情,后者则对歌曲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前者只是唱给别人听,后者却在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内心。举个幼儿画画的例子来说,一个幼儿从来也没见过小鸡,但老师让他画小鸡,于是教他:一个圆是头,一个圆是身体,加一个小三角是嘴巴,幼儿学会了画小鸡。但这对幼儿来说,他们只知道两个圆和一个小三角合在一起,老师说这是小鸡,他们学会了画小鸡的技能,尽管那两个圆画得再圆,却没有对小鸡的表现力,因为他画的是老师告诉他的小鸡,而不是自己感知过的小鸡,因此所画的小鸡没有自己的内在情感和想法。而另一个幼儿自发地画了一个圆,在这个圆上面密密麻麻地点了很多小点,他说,这是妈妈在砧板上剁饺子馅。显然,这幅简单的画却极其富有表现力,哪怕这圆画得再不圆。因为这是他在表现自己的亲身感受,妈妈剁馅时菜刀雨点般地落在砧板上的动态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指南》艺术领域的这个目标下所陈述的各年龄阶段的典型表现,只是将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幼儿表达自己的一种手段列出来的,比如“能通过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至于表演得怎样,画得如何,基本上没有从技能水平上表述。那么教师的指导也就是对幼儿自发表现的支持,即当幼儿在表现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帮助幼儿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即可。

  问题5:

  除了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体验来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那么通过教学来提高幼儿的技能,是不是也能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呢?两者虽不等同,但在艺术教育中是不是同样重要呢?

  答:

  至少在幼儿阶段,表现能力比表现技能更重要,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为艺术是幼儿的一种语言,当幼儿还不能或不善于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时候,他们天生会用肢体动作、用声音和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艺术也是幼儿的游戏,艺术的材料和工具是幼儿的玩具,他们用把玩这些材料和工具时的肢体动作、声音和图形进行想象,表征不在眼前的事物,反映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象征性地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因此他们感兴趣于过程不在乎结果,幼儿艺术的创造能力,就是在大量游戏化的表现机会中发展起来。呵护最纯真的天性,培养艺术表现的兴趣,才是早期艺术教育的重点,因为幼儿还不需要进入到专业训练的阶段。

以上即为《关于《指南》艺术领域目标的内涵与价值》全文,更多资格证考试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QQ群597316387,并关注安徽教师考试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hjsks.com/(安徽教师考试网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

加入教师考试平台

中小学教师QQ群:251776608

幼儿园教师QQ群:488096390

教师资格证QQ群:597316387

安徽教师考试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