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的发展(一)由安徽教师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安徽教师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jszycn),免费下载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一、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二者赖以产生的需要有所不同。情绪多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以及感知觉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的跟社会需要相联系。
2.情绪更多具有情境性、表浅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不仅具有情境性,更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二、幼儿情绪的特点
1.易变换
儿童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如当儿童由于得不到喜爱的玩具而哭泣时,成人递给他一块糖,他就立刻会笑起来。这种“破涕为笑”的现象,在小班尤为明显。
2.易冲动
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被不可遏制的情绪所支配。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
3.易传染
儿童情绪的易受感染与暗示有关。如新入园的儿童哭着要妈妈,会引起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其他孩子也跟着哭;有一个孩子笑,其他儿童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笑,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幼儿晚期,孩子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儿童面前必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4.易外露
婴儿期的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到了2岁左右,儿童从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一些初步的行为规范,知道有些行为是要加以克制的。他们从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意识,但由于自我控制的能力差,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幼儿初期。
三、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化。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的分化主要发生在2岁之前,但在幼儿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等。其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无法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
【试题示例】
1.【单选】幼儿基本的情绪表现不包括( )。
A.恐惧 B.笑
C.爱 D.哭
1.【答案】C
【解析】幼儿基本的情绪表现有:哭、笑、恐惧。来自陈帼眉《学前心理学》。故本题选C。
2.【单选】下列现象属于情绪的是( )。
A.看到美味佳肴会让人产生愉快的体验 B.解答出一道难题感到满足
C.撒谎后心里感到不安 D.游历美好山川时让人心生美感
2.【答案】A
【解析】情绪多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以及感知觉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的跟社会需要相联系。A选项是由生理需要产生的情绪体验;B项属于理智感,C项属于道德感,D项属于美感,BCD都属于高级情感。故本题选A。
3.【单选】“破涕为笑”现象学前儿童身上较为常见,这反映他们的情绪具有( )。
A.易冲动性 B.外露性
C.社会性 D.不稳定性
3.【答案】D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而“破涕为笑”体现了学前儿童情绪的不稳定性。故本题选D。
以上即为《幼儿情绪的发展(一)》全文,更多资格证考试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QQ群597316387,并关注安徽教师考试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hjsks.com/(安徽教师考试网)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